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首页>贸易数字化/数字贸易>理论政策

来源: 类型:

数字化给制造业装上新引擎

智能制造概念近年来火遍大江南北,但是许多中小企业不得其门而入。为了回应产业界关切,促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南京聚焦数字化转型、培育“智造”人才,致力培育一批“智造向服务转型”的典型企业,以智慧服务驱动智能制造。

一、智慧工厂“样板间”为中小企业立标杆

智能制造和传统人工相比,一是能够大大缩减生产周期,二是能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品质更加精细。中车数字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比如,以前制造整辆地铁车厢需要1个月,现在有了智能制造,仅需1周就可以生产出一辆地铁。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具有深厚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基础,中车数字建构的工业制造多业务协同系统,从“智 制造+业务协同”入手,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企业业务融合的完整制造体系,软硬件联动,满足高端装备复杂零部件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与中车数字不同,南京科远则可以为电力、化工、冶金企业再造一个“智能工厂”。电力、化工、冶金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需要连续运营,这些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都相对较高,所以企业根据采集到的基本信息,就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服务。

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问题屡屡见诸媒体,智慧化工园区已经成为工业4.0时代的必然趋势。在南京科远精心打造的智慧园区综合监管平台上,园区各类信息与平台对接,安监、环保、应急救援等板块互通融合,实现实时监控预警与过程跟踪。

二、聚合力量培育智能制造最强大脑

智能制造时代,“智造”人才的培养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需要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包括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本身的智能化以及管理上的智能化。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服务智能化做起来,向服务要效益。

高精尖的技术服务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支撑。南京东奇智能研究院由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10余名专家发起创办,研发人员占比达66%。近年来,研究院围绕工程建设智能化、工业制造与机器人、水环保、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板块,开展了大量的成果落地以及试点示范,形成了前瞻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而南京工大数控则通过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大量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在新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等岗位发挥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

在南京东郊的麒麟科技创新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多所高校分布在园区周围,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园区拥有大量的科教资源,以南京麒麟科技城为发展载体,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为核心,集聚中科院系统科技创新资源,已初步形成中科院“1+N”(国科大南京学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并努力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机构,打造“一院多校”科技创新布局。

三、智能制造为产业转型发展赋新能

南京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从零起步,走过20年发展历程,现已集聚56家数控机床企业,产品涵盖PCB成型机、PCB钻孔机,专用机床、立卧加工中心、立式龙门导轨平面磨床、数控车床等,产业初步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加工链条也相对完整,形成了覆盖“模具—铸造—机加工—热处理—研磨—机床整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南京江北新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两大产业,园区正一步步壮大产业能级。据了解,围绕产业布局,江北新区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算力研发,打通关键堵点,提升软件适配能级,打造硬件、软件联动的发展格局。

在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制造可以为产业发展赋能。南京发展智能制造有很好的基础,因为南京既有良好的软件信息技术基础,也有优秀的装备制造基础。智能制造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既涉及到信息技术、软件、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又涉及到传感器、智能装备等智能硬件范畴。下一步,南京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一系列的云技术、信息技术等用于发展、延长各类产业的产业链,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利用智能制造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相对低成本、高效的技术共享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转载时有删改)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