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首页>贸易数字化/数字贸易>理论政策

来源: 类型:

“数字化赋能”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数字化赋能,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来驱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创新与增长的过程。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赋能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字化赋能”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赋能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数字化技术通过对传统制造业进行赋能,有助于实现创新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柔性化、精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有助于实现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优化企业的生产运营流程并进一步提升企业创造的附加值,有助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跃进。另一方面,数字化赋能能够提升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协同共享制造、信息增值或智能服务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最终推动制造业在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中实现转型升级。例如,北京依托自身丰富的创新资源,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打造高精尖服务业和高精尖制造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成为我国数字化发展中的创新引领者。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总量超1.44万亿元,占GDP比重已超过40%。

“数字化赋能”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赋能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形成以高效低碳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新路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运营技术的融合,可以实时在线精准监测碳排放路径、控制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增效、清洁生产,最终达到从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碳排放路径的目的,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能源工业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掘了能源大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潜在价值,有助于打造新型能源系统发展模式。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评估结果,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减少至少15%的碳排放。此外,数字化的设备或解决方案可以替换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有助于实现智能化生产、远程办公等,能够对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产生积极影响,最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远程数字化办公以低碳安全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弹性复工复产,助力我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数字化赋能”助力实现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数字化赋能改变了企业的生产与顾客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政府层面,借助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有效地结合。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政府基于大数据共享平台,分区域、分批次发放电子消费券,拉动地区消费,促进了供需平衡。在企业层面,数字化赋能有利于企业产品和工艺设计方案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智慧制造、绿色生产和定制化生产,为需求端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促进要素的供需平衡。在需求层面,数字化赋能为企业更加精准地洞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便利,网络购物和直播带货等更多数字化消费场景的出现,也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要素的供需平衡。

“数字化赋能”助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旧动能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较高环境成本等来驱动经济增长,新动能则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概括而言,实现旧动能向新动能充分转换有两条路径:发展新产业和改造旧产业。数字化赋能既可以助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从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对产业价值链和组织竞争模式的重构、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推动和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构建了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增长的新模式,从而实现了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瞄准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攻克高端集成电路元器件、基础软硬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积极发展数字化产业,还通过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等方式,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数字化赋能”助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数字化赋能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提升产业价值,并使传统产业有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尤其是对“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最终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新基建”和数字化治理方面的应用,有助于对新兴产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助力打造创新驱动型的高精尖产业集群,稳步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而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作者:王永贵、汪淋淋,本文有删减)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